(新)华社北京3月4日电(记者季明)在|制造业拥有30多年管理经验de全国政协委员、全国工商联副主席、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建议,振兴实体经济不要光把眼光聚焦在|制造业上,还应通过大力补齐生产性服务业短板等方式,切实[为]实体经济减负增效。
生产性服务业涵盖面广,包括研发设计等技术服务、物流与供应链服务、信息服务、金融服务、商务服务等,通过降低生产物流成本等多种方式,生产性服务业在|各国都已成[为]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de重要力量。
徐冠巨委员在|前期调研中发王见,一般而言,一国de制造业王见代化程度越高,其生产性服务业de发达水平也越高。“德国de生产性服务业占gdpde比重高达45%-50%,成[为]支持其率先迈向‘工业时代’de坚强支撑。”反观国内,尽管我国已是制造大国,但与之相配套de生产性服务业仍不完善,成[为]阻碍走向制造强国de突出短板。“浙江省作[为]我国经济发达省份de典型代表,生产性服务业也只占到全省生产总值de25%左右,就这个数字,还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不少。”
对此,徐冠巨委员建议,要把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作[为]振兴实体经济de战略举措,以更大力度探索政企协力(新)机制,引导支持民间资本加大投入,在|服务生产端形成浓厚de“双创”氛围,同时推动形成“生产性服务与生产制造协同发展”de产业(新)生态。
生产性服务业包含产业门类众多,要打破各自孤立发展de局面,应用好互联网de时代(元)素,以“搭平台、建生态”de思维,建设“开放、共享、共生、连接”de生产性服务业公共服务平台,整合物流、信息流、资金流,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发展,系统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。
“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,不仅能支撑实体经济健康发展,还能创造经济增长de(新)动能。”徐冠巨委员说,“如果到2020年,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占gdp比重能够提升10个百分点,就意味着万亿(元)级de经济成长空间禾口上千万级de就业增长空间。”